二百馀年太平业:奢香夫人的传奇故事
文 / 张嘉友 罗思怡
彝族公主奢香奢香夫人歌曲,聪明能干,好学深思,以贤能著称西南地区,至今深受百姓爱戴。奢香凿山开道,改善交通,加强贵州与周围四省的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学习汉文化,兼容并包,推进了彝族地区文化的发展,促进彝、汉两族的友好发展。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一名杰出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民族团结的楷模,更是相扶教子爱国爱民的典范。
忠明之士 女中英豪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奢香夫人1358年出生在四川永宁。她是四川永宁宣抚司的女儿,也是这个彝族部落的公主,因此她的身份很尊贵,家庭经济条件也很优渥。但她并没有养成刁蛮任性的性格,奢香自幼便表现出和其他女子的不同,她从小就喜欢读文章,识大体,明大义,想事情都以百姓的福祉为先,并且明察秋毫,细心体贴,是女孩中的佼佼者。
此时的中原大地上,朱元璋已经登基称帝,水西族首领陇赞霭翠被册封为贵州宣慰使,统管贵州地区水西水东两大彝族部落,17岁的奢香远嫁贵州,与陇赞霭翠成亲,世人因此称其为奢香夫人。两人虽然年龄相差20多岁,但是婚后还是非常恩爱有加,婚后不久他们的儿子陇弟出生了,而奢香在嫁给霭翠不久,就表现出了她出色的政治才华。在随霭翠巡视水西48部族的时候,奢香发现各部族头目,手上都握有兵权和土地,他们之间常常为了争夺地盘发生流血事件。于是奢香建议采取解甲归田的政策,士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武,这样下来各部族之间忙着生产,哪还有时间去械斗,政策实施后既壮大了宣慰府的实权,又相应削弱了各部族之间的矛盾,这让霭翠对奢香十分赞赏。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便成为他的贤内助,帮助丈夫处理政务的同时,也逐渐增长了政治才能。她待人亲切,深受当地人民喜爱,被尊称为“苴慕”。
可惜好景不长,在嫁到水西家的第6年,丈夫霭翠因病去世,霭翠临终前托付夫人奢香,希望由她接管贵州事务,年幼的儿子还不适合,奢香只得代替儿子管理水西家。当时的奢香才20多岁,就不得不担负起统领48部的重任,成为水西彝族的女首领。然而奢香夫人的摄政并不顺利,有些头目对她的统治非常不满,此时的奢香处在风口浪尖上,由于担心个别部落趁乱夺权,奢香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丈夫死讯,强忍着丧夫之痛,私下里笼络自己的亲信,又派兵进驻宣慰府。等到时局稳定后,才向大家宣布了丈夫的遗命。
奢香夫人刚上任不久,恰逢明王朝揭开消灭故元梁王政权,统一云南之战的帷幕。朱元璋派军前往云南剿灭元的残余势力,中途路过贵州、云南地区。盘踞在云南的元蒙割据势力视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黔西北为军事重地,暗中与这一带的土酋相勾结,企图屯兵固守,阻止明军征讨。在明军进驻贵州之前,奢香夫人的威望一直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格魅力。在立场方面,奢香夫人一直是坚定的支持明朝。有政治远见的奢香夫人站在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高度,顾大局,识大体,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做了很多难度较大的工作。她没有去考虑明军过境会对自己造成的威胁,而是直接把贵州交给了明军。她积极让明军在水西境内安营扎寨,主动贡马、献粮、通道,支持明军经贵州进伐云南,发挥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为军队带路。她还凭借宗族姻亲关系,亲自出访乌撒、芒部等地,进行劝说开导,从而使割据势力失去支持,明军顺利进入云南,从此结束云南割据势力。
奢香在治理彝家当政时,组织领导贵州境内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下令各部落劈山开道,遇水架桥,一直把道路从水东修到乌蒙、客山,贯通贵州宣藯府全境。她规定凡参与者,配给粮食,免除全家赋税,修桥修路的支付银两全由贵州宣慰府支付。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道路的开凿把云、贵、湘、川、桂几省分管地域联系起来,将境内的驿路纳入全国的驿路网络,沟通了贵州周围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动脉。在水西彝家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为水西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也是她对水西的突出的贡献。奢香夫人修道路一改千年彝家闭塞之风等等,促使了彝家与汉家的往来,使百万彝家过上安宁的治世日子,极大的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396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明太祖朱元璋加谥奢香为“顺德夫人”。
无奈受辱 亦未谋反
一个新兴王朝的建立,对于前朝的一些制度往往采取继承的做法。元朝对贵州采取的是土司制度,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是用这个制度。他把贵州分为三大宣慰司,三大宣慰司分别是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贵州宣慰司。在当地设土官,由本地人担任。
1384年,明朝派遣马烨前往贵州任都指挥。马烨这人能力不错,对朱元璋也很忠心,但却是很不适合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任职,因为他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极端仇视少数民族。他对土生土长居民十分歧视,在位期间他为了达到镇压彝族的目的,不顾朱元璋的根本战略思想,企图破坏民族团结。马烨不但让士兵无故杀害彝族百姓,还强迫奢香夫人缴纳赋税。马烨之所以在贵州胡作非为,就是想要将这里变成战场,而后借平叛之功,步步高升。而且,他本人是带有民族歧视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并且好不容易进驻,一定要将自己的付出都转换成回报。他想的就是要逼迫所有人都跟着奢香夫人一起造反,而后就能解掉自己的心头之恨。并且,奢香夫人是女流之辈,当时性别歧视还很严重。在他眼中,奢香夫人就是一位“鬼方蛮女”,何等何能得到如此高的权力?而奢香夫人如果为了泄一时之忿,选择了带兵造反,那么牺牲掉的将是自己多年辛苦经营的成果以及各族百姓的生命。战事一起,这些地方必定会成为累赘,也不会再产生作用。多年的辛苦劳动,就会毁于一旦。恰逢这个时候遭遇了大旱,人民生活很苦,根本满足不了都督的需求。奢香夫人好意跟都督表明情况,马烨却趁着这个机会在众人面前,让身边人脱光奢香夫人的衣服,并且不断用鞭子抽打她的脊背。
当时可谓是引发了众怒,消息一出,大家从各地纷纷赶来。将贵阳城围的水泄不通,群情激奋,很多人都想要直接杀死马烨。可见,奢香夫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而奢香夫人的难能可贵,也在于此。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振臂一呼,聚集各路人马直接宣布贵州自立和明朝为敌。但是她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好言相劝,让众人纷纷退散。自己只身一人,亲自赴京,面见明成祖朱元璋。
贵州宣慰副使的妻子刘淑珍听闻后,亲自快马前往京城把这一情况告诉给了朱元璋,老朱听闻勃然大怒,立马在京城亲自召见了这位传奇不平凡的女子。朱元璋直接说道:“我已经知道你受了这个苦,我可以帮你忙杀了马都督。可是你拿什么来报答我?”奢香夫人回答说:“我可以世世代代帮助你来守好这个土地。”朱元璋听到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奢香夫人接着具体展开答道:“那么就让我为陛下开一条栈道吧。”朱元璋听到这个回答后,那是万分高兴,加封奢香为正三品大元,并且不再增设贵州都督一职,由奢香统领整个贵州。消息传到贵州,诸部欢呼,从此不再为乱。
“是时奢香一巾帼,跃马金陵谒天子。”一代女流之辈,非常的识大体,顾大局。她并不是没有起兵的能力,毕竟在贵州经营多年。况且,当地的民族情绪已经被马烨煽风点火的非常高涨。若是起兵,正中贼人下怀,奢香夫人的美名,也不会流传的如此久远。而支撑她忍辱负重的,正是那对土地和百姓的爱。“二百馀年太平业,世世分藩比臣妾。”很多人都对奢香夫人当时的作为感到疑惑,因为手中握有兵权,而且时机也非常成熟,那么她为何还甘心就此忍下这份耻辱?其实,这正是奢香夫人的伟大所在,她的胆识和气魄,绝非常人能比。
不让须眉 万世流芳
“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在当时的各族百姓眼中,她是以一位女神的形象存在。对于当时的统治者,也是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奢香夫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选择任性而为,而是时时刻刻的保持着理智,想让贵州地区免于战火涂炭。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身为一方之主,她的一个决定能够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奢香夫人本是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的夫人。丈夫去世之际,正值元明交替,而西南地区又是双方最后的角力场。儿子尚且年幼,奢香夫人独当一面。她深知民族战争不仅毁掉的是家园,是信任,也是人民的未来。她可以选择割据自立,也可以选择帮助残元,但为了维护统一奢香夫人歌曲,她还是选择了归附明朝。她握有兵权,可以选择报复,但为了全局着想,她选择忍辱负重,冷静地化解矛盾,主动去寻求朱元璋的帮助。
奢香回到贵州之后,一心想要改变水西自我封闭的历史,真真切切地履行了她对朱元璋的诺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奢香显然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她组织贵州境内各族人民,凿山开道修建驿路,下令各部落劈山开道遇水架桥,一直把道路从水东修到乌蒙,客山贯通贵州宣慰府全境。修桥修路使用的银两,全由贵州宣慰府支付,道路的开凿把云贵湘川桂,几个省份的地域联系起来。这不仅稳定了西南政治局面,而且极大繁荣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改善了贵州的文化面貌。这在水西彝家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比战争的功勋来得更伟大!
奢香夫人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她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古代封建王朝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便是重农抑商,奢香夫人作为伟大的女政治家,自然要着力于考虑这个问题。奢香夫人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和引进,并采取亦兵亦民的政策。农民忙的时候,变成农民;农民悠闲的时候,变身士兵保护百姓。这样两方面都不耽误,既保证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其次,奢香夫人为了使彝族各部能够更好的交流,对彝族文字作出了很多的改革。逐步褪去神秘的面纱,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将其扩大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彝族百姓能够在记账和记录诗歌中都有文字可用。再一个便是发展儒学,她早年就喜欢读书,对儒学非常感兴趣。奢香夫人深谋远虑,为加强彝汉文化交流,在贵州宣慰司设立儒学,聘请汉族老师到彝族任教,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彝族后代都学汉语。经过奢香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使水西地区社会安宁,民族和睦相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奢香夫人的一生虽只有38年时间,但是她的深明大义,她的为国为民,她在贵州所做的一切都极大程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当时许多文学家、大臣官员、大众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为奢香夫人一生的勇敢、聪明、胆气所折服。奢香夫人心存万万彝众与天下一家,四海一体之念,以宽厚仁德治理一方百姓,以高瞻远瞩顺应历史大势,利国利民,促使民族团结,成为了一位值得千秋万代敬重的女头领。现代人对她的怀念也一直从未停止,泸州市修建奢香公园、奢香广场来纪念她,贵州省有座博物馆还用她的名字命名的奢香博物馆。她的故事还被拍成名为《奢香夫人》的电视剧,让后人观看学习。现代作者以奢香的故事为原型,以彝族小调为基础,编成歌曲《奢香夫人》,歌唱了奢香夫人的传奇人生,歌颂了历史上著名的民族人物奢香夫人,展现了一代女性英雄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
喜欢本文,请点个「赞」「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
公众号:阿哲项目网
站长微信:lovemea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