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我校立达学部16名同学参加了复旦大学暑期课程“走近红树林”第一日课程。这一课程由复旦大学教务处、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党委学生工作部、生命科学学院、上海梦想成真基金会、上海复兴教育集团、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
在隆重的开课仪式中,复旦大学教务处徐珂副处长首先宣读了复旦大学金力校长对此课程的贺信,并举行了复旦大学外联处与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签约及授牌仪式、复旦大学教务处与上海复兴教育集团签约仪式、复旦大学书院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特聘书院导师颁聘仪式。复旦大学外联处刘莉处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浩明书记、上海梦想成真基金会何培新理事长、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陆磐良校长、课程主讲教师南蓬副教授先后致辞。通过这些致辞,同学们理解了该开设此课程的重要意义,体会到课程设计和实施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感谢给与课程大力支持的梦想成真基金会及其他机构。通过聆听红树北移工程艰难推进的历程,明晰了在上海建设红树林的意义和价值,体会了工作者们扎根红树北移事业的坚强精神。参加课程的每位同学还获得了复旦大学希德书院赠送的学生自主设计以犀牛为原型的吉祥物希希。
开课仪式后的破冰之旅更是别出心裁,将线上教学工具与线下教学形式相结合,通过线上自我介绍既推动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也促进了学生相互了解。经过分组后复旦大学学生邮箱,每个小组中都有复兴学子和复旦大学同学共同参与,不仅有利于完成课程内容还能从学长学姐们的身上汲取成功学习经验和方法。
在复旦立人生物楼的祖嘉博物馆,同学们首先观看了鸟类和植物标本的制作流程,感受到标本制作过程中蕴含的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蔡星星老师和博物馆志愿者对鸟类和哺乳类部分展品进行了生动详细的讲解,引导大家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生命科学学院钟扬纪念馆,南蓬老师介绍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一代代生命科学人对我国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同学们深深感受到钟扬教授投身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种子精神。“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
参观之后,我们走入江湾校园和自然之中,用“形色”app观察校内植物,用叶绿素含量测试仪测定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观察用捕网捕捉草丛中的昆虫,观察人工草坪和野生草丛中生物多样性、并在课程助教的带领下观鸟。闷热的雨后夏日,鸟类的活动减少但这并未使自然的魅力褪色,这一活动带给我们独特的探索体验和课堂中难以获取的实践知识复旦大学学生邮箱,也使我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撰稿:高一7班 陆阳
审核:杨勇
公众号:阿哲项目网
站长微信:lovemea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