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故事类话题】
要说,时下,谈及小时候看小人书等事宜,不免涉及以自媒体发表类似小人书的连环漫画,且原创著作权得以保护,确是一个并不为难且还较为普遍的事情;画作发表时有画家署名,画幅右下角有自媒体平台水印,仅此两项即署名和水印,则足以确保原创的名誉权、著作权。然而,漫画,与西洋画中的素描、油画、水彩、版画、雕塑,与中国画中的人物、花鸟、山水⋯⋯不尽相同大为不同。
1963年9月1日,我终于上了自己中意的小学,之前有所担心的是生日小——11月5日,真很怕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学校按规定可以不接纳。姥姥领我先去报名、考试、求情,说,这孩子妈,不在北京,请多关照。由父母家,迁姥爷姥姥家,户籍即落到西城区福绥境街道公安派出所,上福绥境幼儿园和小学校,第一次订阅《小朋友》《中国少年报》,最爱看的是戴红领巾做好事的三毛学雷锋。
所谓漫画也叫:讽刺画、风俗画、诙谐画——其技法、构图、造型等——只在于拼思想、妙趣、恢谐;于讽刺中见幽默,构思最得其要领。谈及小时候看小人书等事宜,自然涉及到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识字,读图,每当想到这一切,我内心十分不安。我有机会却没有把张乐平那组三毛真迹保护下来,以至于使其孤独寂寞地离开三毛家族,没能执行三毛之父的遗愿,不得不继续流浪。
眼看如今电子产业卡通与动漫的介入和兴起。构思是内容硬核,技法是形式彰显,二者缺一不可的相应情况之中,盗版好戳穿,抄袭难分辨。尤其漫画,借花献佛三**从军记动画,即使打到法庭也是极易各说各话。当然,漫画于自媒体仍是新天地——连环漫画,画家独有的艺术风格,并不容易被任人偷窃,则需要的漫画家漫画有如:古尔布兰生的《童年与故乡》,丰子恺的诗配画,张乐平的三毛系列组幅。
小学时代,不懂西洋画中的油画、水彩、版画、素描及其雕塑,也不懂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甚至人物,尤喜连环画中人物形象固定的连环漫画——由北京到哈尔滨后,也还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三**从军记动画,竟有机会看到张乐平所作的连环漫画的三毛真迹,是画在小时候大家称为橡皮纸上,对开长宽幅面的三毛故事组画。我记不清画的故事,但还是至今不忘原作肯定、结实、流畅、娴熟的三毛形象线条。
据说,漫画大师张乐平日常生活非常朴素,且极接地气,乐于与平常人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大师”。他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谢绝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国家文化部为此召开隆重授奖大会。
1993年,张乐平的夫人冯雏音遵照先生张乐平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组全部捐献给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1995年,冯雏音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592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我反复想,我曾经见过的张乐平所作的连环漫画的三毛真迹,应该在此创作题材之列。
1998年,冯雏音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冯雏音还帮助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童上学,她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1935年三毛的诞生,确立了张乐平在漫画界的地位。每当想到这一切,我内心十分不安,我有机会却没有把张乐平那组三毛真迹保护下来,以至于使其孤独寂寞地离开三毛家族,没能执行三毛之父的遗愿继续流浪。
公众号:阿哲项目网
站长微信:lovemeaAZ